买榴莲,一定要挑母的!果店老板教我1招,榴莲皮薄肉多,真实用

2025-08-01 20:35:46

说起榴莲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爱它的浓郁香甜,恨它的"臭名远扬"。但对于榴莲爱好者来说,一个好榴莲简直就是人间美味,而一个差的榴莲,那真是白花钱还受罪。

前几天我去水果店买榴莲,正好碰上店老板在帮一位顾客挑选。只见他拿起一个榴莲,掂了掂重量,又看了看外形,然后对那位顾客说:"这个是母的,肉多核小,味道好。"

这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榴莲还分公母?这是什么神操作?

于是我凑过去,虚心请教:"老板,您刚才说榴莲还分公母?怎么区分啊?"

老板笑了笑,说:"做了这么多年水果生意,这点经验还是有的。来,我教你。"

榴莲真的有公母之分吗?

其实,从植物学角度来说,榴莲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"公母"之分。榴莲是雌雄同株植物,每朵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。但在民间,人们根据榴莲的外形特征,将其分为"公榴莲"和"母榴莲",这种区分方法主要是基于经验总结。

老板告诉我,所谓的"母榴莲",通常底部较平,刺较短而密,果肉饱满,核小甜度高;而"公榴莲"则底部较尖,刺较长而稀疏,果肉相对较少,核大味道一般。

听完老板的解释,我恍然大悟。原来挑选榴莲还有这么多门道!

一招辨别"母榴莲"的秘诀

老板拿起一个榴莲,指着底部说:"看这里,真正的秘诀在底部。母榴莲的底部是平的,像一个小平台,上面的花萼痕迹清晰;而公榴莲的底部则比较尖,花萼痕迹不明显。"

他又补充道:"还有一点,你看这个榴莲的刺,短而密集,摸上去有点像刺猬,这也是母榴莲的特征。"

我仔细观察着老板手中的榴莲,确实如他所说,底部平平的,刺短而密。

"另外,母榴莲通常比较重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摇一摇没什么声音,说明果肉饱满。"老板一边说一边示范。

展开全文

挑选优质榴莲的其他技巧

除了辨别"公母"外,老板还分享了几个挑选好榴莲的实用技巧:

看颜色:成熟的榴莲外壳呈黄绿色或褐色,太绿的说明没熟,太黄的可能过熟。

闻气味:在榴莲的缝隙处闻一闻,有浓郁香气的通常熟度刚好。

按硬度:用手指轻按榴莲的刺与刺之间,感觉有弹性但不会太软的最好。

听声音:轻轻摇晃榴莲,如果有明显的"咚咚"声,说明果肉已经与壳分离,可能是过熟了。

老板笑着说:"选榴莲就像选对象,外表重要,内在更关键。一个好的榴莲,皮薄肉厚,核小甜度高,吃起来才过瘾。"

我的亲身体验

听完老板的指导,我按照他教的方法挑了一个"母榴莲"。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,果然不负所望!金黄色的果肉饱满多汁,香气四溢,每一瓣都肥厚诱人,核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第一口下去,那种浓郁的奶香和甜味在口中蔓延,简直让人欲罢不能。这绝对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榴莲!

朋友来我家做客,看到我的榴莲,惊讶地问:"你怎么挑的?这榴莲也太好吃了吧!"

我得意地分享了水果店老板教我的"秘诀",朋友连连点头,表示下次一定要试试。

保存榴莲的小窍门

既然说到了榴莲,就顺便分享几个保存榴莲的小窍门:

整个榴莲没开的情况下,可以放在室温阴凉处,一般能保存3-5天。

已经打开的榴莲,最好将果肉取出,放入保鲜盒中,再放入冰箱冷藏,可以保存2-3天。

如果短时间内吃不完,可以将果肉冷冻保存,冷冻的榴莲肉口感像冰淇淋一样,别有一番风味。

去除榴莲味的小技巧:吃完榴莲后,可以用榴莲壳盛水,然后用这个水洗手,能有效去除榴莲的气味。

总结

通过这次买榴莲的经历,我学到了不少挑选榴莲的实用技巧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:买榴莲,尽量选择"母榴莲",底部平、刺短密、沉甸甸的那种,这样的榴莲通常皮薄肉多,味道更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