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的儿子,刘谌为什么被称为蜀汉皇室最后的脊梁。

2025-10-18 10:17:20

当天,刘谌来到刘备的宗庙中痛哭,向刘备述说着亡国的痛苦,接着刘谌先杀死了妻子和儿女,然后自刎而亡。刘谌身边的侍从全都为此痛哭流涕。

汉晋春秋曰:后主将从谯周之策,北地王谌怒曰:“若理穷力屈,祸败必及,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。”后主不纳,遂送玺绶。是日,谌哭于昭烈之庙,先杀妻子,而后自杀,左右无不为涕泣者。

《三国志注·卷三十三·蜀书三·后主传第三》

02

事实上刘谌并不是蜀汉皇帝,也不是太子,本是个闲散王爷,他本可以不出头,即使投降了,也可以混个小家族的公子哥当当,但是刘谌以死明志,不仅是替他爹完成了义务,也保全了蜀汉皇室最后的脸面,往大了说为整个汉朝保留了最后的一丝尊严。

当然了有正词就有反词,很多人觉得刘谌不过是为了他的国家而殉国,与老百姓无关。

老百姓只要活着,接受谁的统治都一样。事实真是这样吗?至于刘谌以死殉国有没有感动当时的蜀国民众,这个我们也不得而知了。

但是可以肯定的后世蜀地的百姓们对蜀汉气节的肯定和尊敬。至少武侯祠昭烈庙刘备旁边有刘谌,而没有刘禅。

君臣甘屈膝,一子独悲伤。

去矣西川事,雄哉北地王!

捐身酬烈祖,搔首泣穹苍。

凛凛人如在,谁云汉已亡?

03

有人吐槽刘谌可以自杀,但不能杀死妻儿,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,皇室的妻儿能否在敌对手里活下来都难说,有些人只看见刘谌向妻儿挥刀,可没曾想过他的妻女会面临什么。

据《汉晋春秋》记载,蜀汉灭亡后魏国把蜀汉后宫宫女恩赐给没有妻子的诸位将军,李昭仪前已受到亡国之辱,于是说:“我不能接连受到侮辱。”于是自杀身亡,这里还只是含蓄的记载了。

结语:跟贪生怕死、毫无气节可言的刘禅相比,誓死不降的刘谌真可谓有血性、有骨气,即使在兄弟辈当中,也再找不出第二个。刘谌此举也让未曾投降的蜀军看到了这个国家最后的一丝希望。

所以时至今日,在成都武侯祠汉昭烈庙中有刘谌雕像,而其夫人也在旁边的古娘娘庙中有一尊坐像,受人供奉,蜀地后世人民用此来纪念刘谌夫妻二人自杀殉国、宁死不降的这种高尚情操。

声明: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删除!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