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布出身并州五原。并州即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南部;五原即今内蒙巴彦淖尔市下辖县。吕布以擅斗出仕军官,可想知其壮年时强鸷壮勇,骁武狠辣。
并州、幽州、凉州,即汉末之边疆地区,吕布出身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“边地武人”。
吕布字奉先,五原郡九原人也。以骁武给并州。--《魏书七》
能够成为“有骁名”的边地壮士坐骑,赤菟必有其过人之处。良将配良驹,无往不利。吕布乘赤菟,使马槊,冲锋陷阵,如入无人境。
以下按时间线,简要介绍赤菟与吕布陷阵之往事。
② 单挑郭汜
初平三年(192),吕布亡奔。郭汜在城北。
(吕)布开城门,将兵就汜。言“且却兵,但身决胜负”。汜、布乃独共对战。布以矛刺中汜,汜后骑遂前救汜。汜、布遂各两罢。--《英雄记》
《英雄记》作者王粲,建安七子之一。李郭之乱时,王粲年十五。属于时人写时事儿,可信度较高;原本散佚,裴注多有收录。
吕布和郭汜单挑,当为吕布败走长安,郭汜在北门设兵拦截之时。
不同于演义小说,真实历史中,斗将单挑其实比较少见。吕布敢放狂言,除了自恃武力,更是对战马速度和胆气有自信。果不其然,赤菟冲锋,布一矛刺翻郭汜,汜罢兵,布得以顺利逃遁。
注:东汉末年无马镫,故不存在马上双手兵器,画戟当为唐宋后仪仗兵器误传演绎。
注:东汉末期斗将,多使重型马槊、腰配环首刀、背插手戟(一种短杆投掷兵器)。因为不是本文主题,在此不多展开。
③ 激战黑山
黑山军,盘踞太行山的巨寇兵团,人众百万。与黄巾军并称剧贼。
其后人众寝广,常山、赵郡、中山、上党、河内诸山谷皆相通,其小帅孙轻、王当等,各以部众从(张)燕,众至百万,号曰:黑山。
注:百万当为虚数,包含黑山兵团的老弱妇孺即随军家属;很难想象汉末人口锐减的情况下,哪个势力能有百万士卒。
(吕)布北诣袁绍,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。燕精兵万馀,骑数千。布有良马曰赤菟。常与其亲近成廉、魏越等陷锋突陈,遂破燕军。--《魏书七》
如前文所引述,布领骑将成廉、魏越,披甲陷阵,大破张燕。
袁绍灭黑山,布居功至伟。
演义小说中、总说赵子龙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,其实真正敢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者,非吕奉先谁属?能擎驮主将,在百万军中陷阵者,非赤菟谁属?
④ 亡奔河内
初平四年(193),吕布协助袁绍大败黑山兵团,骄矜日甚,多有抄掠。袁绍派遣刺客三十暗杀吕布,布察觉,亡走河内,袁绍令部众追杀,不获。
注:河内,今河南焦作、济源。
(布)求益兵众,将士钞掠,绍患忌之。布觉其意,从绍求去。绍恐还为己害,遣壮士夜掩杀布,不获。
事露,布走河内,与张杨合。绍令众追之,皆畏布,莫敢逼近者。--《魏书七》
绍假布领司隶校尉。外言当遣,内欲杀布。明日当发,绍遣甲士三十人,辞以送布。--《英雄记》
三十个精锐刺客,竟然都能失手;除了袁绍办事不利,吕布壮勇强悍之外,马速才是(常被忽略的)关键因素。
赤菟日行千里,踏烟绝尘,名副其实。
⑤ 大破韩杨
建安二年(197),袁术与韩暹、杨奉联合,进讨吕布。布策反韩、杨以寡击众,大破袁术军团,斩首十余将。袁术残军自相践踏,落水溺毙者不胜数。
布用(陈)珪策,遣人说(韩)暹、(杨)奉,使与己并力共击术军,军资所有,悉许暹、奉。於是暹、奉从之,(张)勋大破败。--《魏书七》
注:张勋,袁术大将。
布进军。去勋等营百步,暹、奉兵同时并发。斩十将首,杀伤堕水死者不可胜数。--《英雄记》
注意关键词:去勋等营百步。
吕布亲自带队(当为精锐具装骑兵),完成一次短距离冲锋,将袁术军彻底击溃。毫无疑问,吕布进击之骑乘,必然还是赤菟。
去勋等营百步,暹、奉兵同时并发,斩十将首
吕布贪残似狼,骁猛如虎;赤菟性烈如火,速疾如风。良马配良人,名驹配名将,真潇洒雄豪之事。
建安三年(198),吕布败死下邳,一代豪桀正式落幕。赤菟也随之失去记载。赤菟活跃时间,自初平三年(192)至建安三年(198),前后6年;也与战马服役的盛年期相吻合。
后人大约不愿一代名驹就此谢幕,便安排它做了关侯坐骑,随之转战千里,大约也是小说家们的美好寄托吧。
关羽,熊虎之将
有趣的是,随着时间流逝,“赤菟”逐渐讹传为“赤兔”。兔,取义“静若处子、动若脱兔”之意。兔者,迅疾也。
关侯之赤“兔”,强调马快;温侯之赤“菟”,强调马烈。
尺短寸长,兔疾虎猛;赤兔风驰电掣,赤菟胆烈过人。各有千秋。
相比赤兔之名,我更喜赤菟之谓:边地雄豪之士,持长槊、乘烈马、陷阵百万军,鏖战修罗场——吕布之勇,冠绝当时;唯关侯可相匹。
这大约也是后世小说中、赤兔先后为温侯、关侯坐骑之始末来缘由吧。
布有虓虎之勇,而无英奇之略,轻狡反覆,唯利是视。--《魏书七》
陈寿为吕布所作赞语:布有虓虎之勇。
布为骁虎,马为赤虎;虎将乘虎骑,真风流雄烈故事。
我是胖咪,漫谈历史趣闻,专注三国史。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、吉光片羽,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。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关注,我会定期更新原创三国类文章。
Thanks for reading.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